脸上突然冒出的小疙瘩,摸起来粗糙不平,颜色接近肤色或略深,总让人忍不住想抠掉。但这些看似普通的“小颗粒”,可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发的扁平疣。盲目抓挠或刺激,不仅无法消除,反而可能让疣体扩散,甚至传染给他人。
一、扁平疣的“伪装术”:易与脂肪粒、粉刺混淆
扁平疣常出现在面部、手背等暴露部位,初期可能只是零星几个,颜色与肤色相近,表面光滑或微凸,容易与脂肪粒、闭合性粉刺混淆。但它有个显著特点:随着时间推移,疣体会逐渐增多,甚至连成片,尤其在抓挠后,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皮肤扩散,形成“同形反应”,让小疙瘩越抠越多。
二、抠疣一时爽,传染风险高
扁平疣的病毒藏在皮肤表皮层,抠挠或摩擦会破坏皮肤屏障,让病毒“趁虚而入”,扩散到周围健康皮肤。更棘手的是,病毒可能通过直接接触(如共用毛巾、握手)或间接接触(如接触被污染的物品)传染给他人。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,如儿童、老人,感染风险更高。
三、日常护理:温和清洁+避免刺激
面对扁平疣,日常护理需格外温和。避免使用磨砂膏、强碱性洁面产品,防止皮肤屏障受损;洗脸时动作轻柔,减少对疣体的摩擦;外出时做好防晒,紫外线可能刺激疣体增生;尽量不化浓妆,化妆品中的成分可能刺激皮肤,加重症状。此外,个人物品如毛巾、脸盆等要单独使用,防止交叉感染。
四、提升免疫力是关键“防线”
扁平疣的消退与免疫力密切相关。当身体抵抗力增强时,病毒可能被自然清除,疣体逐渐萎缩、脱落。因此,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尤为重要。日常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、深色蔬菜,以及富含锌的坚果、瘦肉,帮助增强免疫功能;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减少压力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您:脸上出现不明小疙瘩,切勿自行抠挠或盲目用药,以免加重症状或传染他人。若疣体持续增多、颜色变深或伴有瘙痒,应及时就医,调整生活习惯,助力皮肤恢复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