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周围偶尔冒出的小凸起,常被误认为是“倒刺”或“皮肤干燥”,但若这些凸起持续不消、表面粗糙且逐渐增多,可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引发的扁平疣。这类皮肤问题易被忽视,却可能因抓挠或共用物品导致扩散,影响手部美观与健康。
扁平疣与倒刺的“真假难辨”
扁平疣多呈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,颜色接近肤色或略深,表面光滑但触摸有颗粒感,常密集分布在指甲边缘、手背或手指侧面。而倒刺是皮肤角质层干燥剥离形成的细小裂口,根部较细、易撕扯出血,两者外观差异明显。若指甲周围出现“倒刺样凸起”且久不愈合,需警惕扁平疣的可能,避免自行撕扯导致病毒扩散。
日常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
扁平疣的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(如握手、共用毛巾)或间接接触(如门把手、键盘)传播。指甲边缘因频繁接触外界物品,且皮肤较薄,更易成为病毒“入侵口”。此外,免疫力下降、手部长期潮湿或存在微小伤口时,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。日常需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,保持手部干燥清洁,减少病毒附着机会。
温和护理与预防扩散并重
发现指甲边缘有扁平疣后,切勿用指甲剪修剪或用手抠抓,以免病毒随血液传播至其他部位。可每日用温水浸泡手部5-10分钟,软化皮肤后,轻柔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,缓解干燥的同时减少病毒附着。若疣体数量较少,可尝试局部涂抹含水杨酸或维A酸成分的产品,帮助软化角质、抑制病毒活性,但需从低浓度开始使用,避免刺激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扁平疣的改善需结合耐心护理与生活习惯调整,若疣体快速增多、颜色变深或伴随瘙痒,建议及时就诊,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护理方案。科学应对,才能让手部皮肤恢复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