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气温攀升,汗液与油脂分泌旺盛,毛囊炎进入高发期。这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虽不致命,却可能因瘙痒、疼痛影响生活质量,处理不当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。其实,通过日常细节调整,就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。
关键一:保持皮肤清洁,减少细菌滋生
夏季皮肤易黏附灰尘、汗液和脱落的角质,若清洁不到位,毛孔堵塞后,细菌便可能趁机入侵毛囊,引发炎症。建议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,尤其是颈部、腋下、后背等易出汗部位,可选用温和的弱酸性洁面产品或沐浴露,避免过度搓洗破坏皮肤屏障。出汗后及时擦干或冲洗,防止汗液滞留刺激毛囊。
关键二:避免过度摩擦,减少皮肤损伤
紧身衣物、粗糙的织物或频繁抓挠,都可能造成皮肤微小创伤,为细菌打开“入口”。夏季尽量选择透气、宽松的棉质衣物,减少化纤材质对皮肤的摩擦;剃须、脱毛时动作轻柔,避免刮伤;若皮肤有瘙痒感,切勿用力抓挠,可轻拍或冷敷缓解,防止抓破引发感染。
关键三:调整饮食作息,增强皮肤抵抗力
高糖、高油饮食会刺激皮脂分泌,增加毛囊堵塞风险;熬夜、压力大则可能削弱免疫力,让皮肤更难抵御细菌侵袭。夏季应多吃新鲜蔬果,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少吃辛辣、油腻食物;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运动促进代谢,帮助皮肤维持健康状态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毛囊炎的预防重在日常细节。若皮肤出现红色丘疹、脓疱,伴随疼痛或瘙痒,切勿自行挤压或滥用药物,以免加重症状。及时调整生活习惯,观察症状变化,必要时及时就诊,让皮肤安稳度过炎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