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指甲(甲癣)虽不危及生命,却因指甲增厚、变色、脱落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,甚至可能因指甲脆弱引发疼痛。其由真菌感染引起,日常护理需围绕抑制真菌滋生、保护受损甲床展开,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。
保持足部干燥是护理的核心。真菌偏爱潮湿温暖环境,脚部多汗或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会加速真菌繁殖。建议每日用温水洗脚,重点清洁指甲缝隙,洗后彻底擦干,尤其是脚趾间;可选择吸汗性强的棉质袜,并每日更换,鞋袜定期暴晒或使用烘干机除湿。若脚部易出汗,可尝试使用止汗喷雾或爽身粉,减少汗液积聚。
修剪指甲需谨慎操作。灰指甲患者的指甲往往增厚、易碎,修剪时需用消毒后的指甲剪,避免与他人共用工具以防交叉感染。修剪时保留适当长度(约与指尖平齐),避免过短导致甲床暴露;若指甲已出现分层或碎屑,可用温和的指甲锉轻轻打磨,减少真菌藏匿空间。注意修剪后及时清洁工具,防止残留真菌。
避免外界刺激能加速恢复。灰指甲患者的指甲屏障功能减弱,需减少接触化学清洁剂、消毒剂等刺激性物质,做家务时建议佩戴橡胶手套;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,避免指甲受挤压变形,女性患者尽量少穿高跟鞋或尖头鞋。此外,公共浴室、游泳池等场所易滋生真菌,建议自备拖鞋,避免赤脚行走。
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有辅助作用。适量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B族及铁元素,有助于指甲健康生长;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摄入,避免因上火导致免疫力下降,间接影响恢复进度。同时,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,让身体有足够能量对抗真菌感染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灰指甲护理需长期坚持,若指甲出现严重变形、疼痛加剧或伴随其他皮肤症状,建议及时就诊。日常通过科学护理可控制病情发展,但彻底改善仍需结合个体情况逐步调整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