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虽小,却能反映身体的一些健康信号。生活中,不少人发现指甲边缘逐渐泛白,起初可能只是指甲尖处有一小片白色,随着时间推移,白色区域逐渐扩大,甚至蔓延至整个指甲前端。这种变化往往容易被忽视,以为是日常磕碰或指甲自然生长的“小问题”,但实际上,它可能是灰指甲悄然来临的前兆。
灰指甲,医学上称为甲癣,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指甲病变。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当指甲受到外伤、长期接触水或化学物质,导致指甲屏障功能受损时,真菌便可能趁机侵入。指甲边缘发白正是真菌感染初期的常见表现之一。此时,真菌在指甲角质层内繁殖,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,使指甲逐渐失去光泽,变得粗糙、增厚,颜色也可能从白色逐渐转为灰黄、灰褐。随着病情发展,指甲可能变得脆弱易碎,甚至与甲床分离,严重影响指甲的美观和功能。
除了指甲边缘发白,灰指甲还有其他一些早期迹象。比如,指甲表面可能出现细小的凹凸不平,如同被砂纸打磨过;指甲质地变脆,轻轻一掰就可能断裂;指甲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瘙痒、红肿,甚至脱皮现象。这些症状往往相互关联,共同提示着指甲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灰指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,如果不及时干预,真菌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等方式传播给家人或朋友,增加感染风险。
面对指甲边缘发白等疑似灰指甲的症状,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。首先,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洗脚,保持指甲清洁干燥;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、拖鞋等个人物品,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。其次,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,为双脚创造一个干燥舒适的环境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指甲健康不容忽视,小小的变化可能是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。关注指甲状态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美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