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的急性过敏反应,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红色风团,伴随剧烈瘙痒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睑、嘴唇肿胀或呼吸不畅。这种状况多由食物、药物、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触发,也可能与感染、冷热刺激、精神压力相关。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,但可能反复发作,及时应对能缓解不适并降低风险。
突发时需优先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喉咙发紧、腹痛、头晕或血压下降,提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平卧、抬高双腿。这类情况虽少见,但进展迅速,需争分夺秒寻求专业帮助。对于仅表现为皮肤症状的患者,可先采取家庭护理措施缓解不适。
局部冷敷是快速止痒的有效方法。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风团处,通过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瘙痒感。避免用力抓挠,否则可能加重皮肤损伤,甚至引发感染。穿着宽松纯棉衣物,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,同时保持环境凉爽通风,避免因出汗加重症状。
药物干预可辅助控制症状。若既往有荨麻疹病史且明确过敏原,家中常备抗组胺药的患者可按说明书剂量服用,这类药物能阻断过敏介质释放,缓解瘙痒和风团。但需注意,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,服用后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。若症状持续2小时以上未缓解,或出现新发风团、肿胀范围扩大,建议及时就医,医生可能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表示,急性荨麻疹的应对需结合症状轻重灵活处理。日常可记录饮食、接触物品与发作的关系,帮助识别潜在过敏原。避免突然接触极端温度、剧烈运动或情绪剧烈波动,这些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。若反复发作或伴随其他系统症状,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或血液检查,排查感染或自身免疫问题。及时干预和长期管理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,提升生活质量。